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省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间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2.认定一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综合考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等要素,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的方式,分两年,至2018年认定300余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努力建成3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鼓励高职院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

4.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依托高职院校、相关机构、专家组织,根据教师、学习者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培训。

5.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鼓励高职院校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将通过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制订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职院校开展在线学习和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

二、建设原则

1.立足自主建设。采取“高校主体、行政推动、社会参与”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推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测试考核、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规范管理。坚持依法管理,明确学校主体责任,强化建设主体的自我管理机制,规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程序。完善课程内容审查制度,加强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平台运行稳定和用户、资源等信息安全。

三、建设范围

1.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承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见附件1)

2.其他列入学校重点建设且基础良好的课程,可经学校推荐申报列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增补项目。

四、建设运行

(一)建设模式

1.省教育厅负责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负责制定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遴选和评价标准,组织实施课程的申报、遴选、建设以及监管,并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从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择优遴选课程,推荐参加国家在线开放课程认定。

2.各高职院校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主体,应按照国家级、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评估与激励工作机制,认真组织本校教师自主建设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二)共享与应用

各高职院校要将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加强优质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根据本校实际建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管理、激励和评价机制,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大的网络教学名师,充分调动教师建设积极性,保障课程可持续建设和共享,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监督与管理

1.建设期内(2017-2018年)省教育厅通过年度检查、评审验收等方式对各高职院校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建设期后(2019年开始)省教育厅通过网上监测、年度检查等方式,根据课程资源更新、访问量、课程好评率、注册课程学习情况等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行综合评价,引导课程的持续建设和不断改进。对综合评价和年度检查不合格的,将取消“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誉称号。

2.各高职院校应指定部门牵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协调其他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统筹、推进、管理、评估与保障等工作,建立和实施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课程运行保障和效果测评等制度,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五、进度安排

2017年5月 各高职院校提交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书,省厅组织审查;

2017年12月 各高职院校遴选推荐立项课程参加第一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验收,提交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总体项目建设阶段性绩效报告;

2018年7月 各高职院校遴选推荐立项课程参加第二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验收;

2018年12月 各高职院校遴选推荐立项课程参加第三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验收,提交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总体项目建设绩效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教育厅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一定的条件支持。推动有关专家组织和机构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理论、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课程共享模式、核心技术等研究。组织“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对课程建设予以支持,推荐申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在线开放课程在本区域的建设和应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和实际资金需求,统筹省级财政专项经费、生均财政拨款和非税收入,强化校级经费配套,优化教学经费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各高校要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省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培育、建设和应用,吸引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使用省在线开放课程。

(三)各高职院校要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防范和及时制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障,与高校、课程建设团队签订平等互利的知识产权保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各方权益。

 

七、材料报送

请各高职院校于2017年5月26日前组织各项目组做好《江西省高职院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书》(见附件2)的编制、修订与审核,相关材料提交将采取基于网络平台的工作方式,具体事宜另行通知。联系人:胡老师、万老师,电话0792-8257161,QQ工作群:631813849。

 

江西省教育厅

2017年4月

 

江西省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20170515.docx